正文 第156章 发展规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里这里!”王琮和同桌刚出现在广场不久, 他们的小伙伴们就跳起来挥手示意。

王琮和同桌见状, 连忙挤进拥挤的人群来到一个利于观看的位置, 一群人叽叽咕咕地说了一通。

两头野猪看起来皮粗肉厚, 嘴里露出来的獠牙看起来颇为吓人,可王琮他们并不害怕,反而指指点点,看起来十分兴奋。

“这次巡检队不止打到野猪, 他们还打了许多野鸡和野兔。”消息灵通的孩子炫耀道, “这是我大哥说的。”

“哇, 你哥真厉害, 竟然能进巡检队!”有孩子羡慕地惊呼。

“嘿嘿, 我哥当然厉害,他长得又高又大, 你们可不能欺负我,要不然我就让我哥把你们抓起来, 嗯, 就像前几天那个偷人银子的小偷一样,被镇长抓住, 扒掉裤子光着屁股被打一顿, 脸都丢光了, 我哥还说那个小偷被送到县城去修路,要修不知多少年才能回来。”消息灵通的孩子得意极了, 享受着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

不知是什么原因, 他长得比同龄的孩子矮一截, 身材又比别的小孩胖一圈,在人群中十分显眼,有时候小伙伴们都不喜欢带他玩。

“你哥又没转正,他只是临时的,根本没有权力随随便便抓人。”王琮却很不屑,前两天小胖子在教室奔跑,不小心在他的课本上印上一个脏脏的手印,就算小胖子道歉了,他还是不高兴。

嗯,他决定,一定要讨厌他十天!绝不原谅!

小胖子一听,大眼睛眨了一下,挠挠自己的鼻子,眼珠子一转,突然捂住自己的小嘴,没有再说话。

他爹说过,不能在外面乱说话,尤其是和大哥有关的事,免得影响到大哥的工作,万一大家的工作丢了,他们家就没有钱去杂货店买东西了。

他最近看中了新来的水果糖,可不能犯错误。嗯,还是管好自己的嘴吧。

小胖子觉得自己机灵极了,千言万语不如一默,嘿嘿,他啥也不说。

“就是,镇长和老师说过了,俺们梅山镇可不许有那些欺上瞒下、敲诈勒索、无中生有、仗势欺人的事,你要让你哥做个好人,不要犯错误。”一个年约十二三岁的小少年接口道。

“我大哥没有,没有。”小胖子慌忙摇头。

“别吵了,快看,野猪的肚子被切开了!”王琮的同桌没怎么注意小伙伴们小小的争执,他全副的注意力都放在杀猪身上,此时就突然叫道,“咦,你们快看,镇长他们也来了!”

这话一出,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转到安景然等人身上。

“镇长他们真好看啊。”旁边有小姑娘小声道,王琮听说这是班上的女同学说的,和自己差不多大,是一个有着大眼睛的小姑娘,说起话来小小声的。

他记得当初学堂刚成立时,穆镇长说女娃儿也可以上学,他爹就在家里说过是伤风败俗,还老大不高兴,结果被他娘给骂了。

人家镇长说了,女娃儿学点字出来,懂得算术,以后就不容易被人骗,万一运气好,还能进厂子干活呢,那可是有月钱的!现在的女娃能读书,以后他妹妹也能读,万一读出来进了厂子呢?听说大夏那边可是有不少纺织厂是要女工的,月俸很高,可以养活一家人了。

至于什么是厂子?嘿,就和县里的砖厂和水泥厂一样,里面的人可厉害了,走起路来都是昂首挺胸的,每个月都有一笔月钱,不用下地干活就能养活自己,多少人羡慕啊。

反正现在读书不要钱,不读白不读,凭什么别人能占便宜自家不能占?反正在娘亲说了这番话后,他爹就不敢吭声了,只叫他在学堂上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功名。不对,现在没有功名了,是读完小学,要考上初中,将来好进衙门当官。

王琮非常喜欢读书,虽然他现在才认识几个字,可他觉得自己懂得了许多道理,这让他开心极了。

他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像穆镇长那样的人,又能当老师,又能做官。看看,镇长和穆镇长年纪比别人小,可那些年纪大反而要听他们的,看起来多威风!

看完杀猪后,当天晚上他们的咸菜里就多了一点油腥味,他是小孩,还能多出两片猪肝,王琮他们满意极了。

第二天不用上学,他把昨天学过的内容复习一遍,然后才出去帮大人们干活。穆镇长说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才能学习好,他知道穆镇长曾经在什么考试中考过第一名,所以他很听话,一直照着做,结果他发现,自己学得最好,连穆镇长都表扬过自己呢。

他还是有活要干的,扫地、给干活的人递个东西跑个腿什么的,整个人忙得很。而且今天是除夕,大家知道要包饺子,心里面都快活得很。

等吃完年夜饭,明年就是新年了,听爹说镇里就要分地了,他爹娘对分地可是等了很久,有空都跑到镇外的田地去瞧一瞧,想象着自家的田地该是哪一块。

在老家村里,他们家的地因为给爷爷治病都卖掉了,爹娘只能租着镇上大户的地,每天都吃不饱。他爹娘说了,等有了自己的地,以后就能个八分饱了,人家大夏,不对,是咱们大夏的皇帝可是厉害得紧,他们有一种肥料,一放进田地,稻谷的产量就能比以前多一倍!起码有四百斤!

爹娘听说后都不敢相信,可如果不是真的话,那镇长他们哪来弄来这么多米和粗粮给他们吃?

穆子期出去巡视的时候,在转角处,就看到有个小孩兴冲冲地跑过来撞上自己,他倒是稳如泰山,对方反而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小心点,慢慢走。”穆子期弯腰把他扶住,定睛一看,正是自己教的学生,就笑道,“王琮,这么急是想去哪?”

“穆,穆老师,我,我……”穿着圆滚滚的王琮抬头一看,小脸顿时涨得通红,期期艾艾地答道,“林大娘找我娘有事,我去找我娘回来呢。”

穆子期点点头,拍拍他的小肩膀,柔声道:“那走路记得看人,地上有一层薄雪,路滑不好走,小心一些。”镇里的老师不够,县里暂时没能力派老师,所以都是他们这几个人轮流来上课,经过一番实践,最后就定下他和东村的村长固定来教书。

当然,他们还找了个识字的、会讲官话的本地人来翻译,这样的翻译估摸着要持续到孩子们能听懂官话为止。

在这个时代,穆子期觉得最难做的就是沟通工作。话说回来,有些方言真是难懂啊,难怪前世的新中国要推广国语呢。

梅山镇有四千五百多人,其中适龄的孩童只有五十三人,人数这么少,大家生活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穆子期就能很轻易地认出自己的学生,其中王琮最令他印象深刻。

这小家伙据说已经九岁了,可看起来才六七岁大小,面黄肌瘦,头发枯黄,一看就知道营养不良,就这样,小家伙的智商竟然不低,记性非常好,逻辑思维强,算学是一教就会,反应很快。

尤其让穆子期惊讶的是,小家伙很听话,老师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不因为自己学习进度快就马虎了事,每次被他那双热切的眼睛望着,他总有一种“为人师表”的责任感,所以就算公务再繁忙,工作再多,他都会认认真真去上课,就为了不要误人子弟。

人家说野有遗贤,其实民间也有遗落的明珠。穆子期觉得王琮就是如此,如果按照原来的轨迹,家里是佃户的他估计没有机会接触到书籍,也就没有读书的机会,那他的聪明和灵性可能很快就泯灭于人群,天天为一口饱饭奔波。

穆子期见过他的父母,看起来就是普普通通的村民,想不通他们为何生出这么一个聪明的孩子,大概是变异吧?想不通就不想了,他不如关注这个小家伙,以后有事可以帮一帮,让他继续读下去。

说不定以后还是自己的校友呢?他暗想。

告别王琮,穆子期又继续往前走,时不时就和遇到的人说说话。

一路上,当他看到众人脸上露出的笑容时,心里也颇为安慰,不管如何,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这个领导班子没有搞出什么大乱子,把镇民们的衣食住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中间没有因为天冷而冻死一人,只有因病去世两人,没有发生什么疫病,这是值得自豪的。

今年的年夜饭,当他们能吃到嘴里时已经是下午了。所谓的年夜饭就是一大碗骨头汤,一盘青菜饺子,两张木薯煎饼。所谓的青菜是从地里拔的白菜和葱蒜等,还未成长,肉是野猪肉,碗里泛起的油腥让大家喜笑颜开,很是珍惜。

虽然人在异乡,身边的人大都是刚认识不久的,可看到大家眼里对来年的憧憬,穆子期总算能把自己的思乡之情深藏在心底,把心思投入到新年的祝愿中去。

过完年,放完鞭炮,梅山镇的人有三天的休息时间。

穆子期趁此机会,赶紧把自己晚上点蜡烛写好的实践报告送到县里,把报告寄出去后,他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功课完成了,以后一定不能再忘,总要顺利拿到大学毕业证啊。

和严日初见面,大家就说起到府城买房的事,年前早有公文下达了,他们要抓紧时间到府城亲自查看,希望能买到位置好的房子或宅基地。

和大家一说,发现有这个意向的人竟然不少。这下好了,大家各显神通,用最快的速度找来几辆马车,一起赶往府城。

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果然,比起县城,府城是意料之中的热闹,这里最先被攻破,遭受过炮火的袭击,不过重灾区主要集中在城门口这片地区,城中遭遇的破坏不算很大,最大的破坏就是被人放火烧了房子。

等大夏军队撤离,官府接手后,府城的重建工作就开始进行,棚户区该拆的拆,该修路的修路,短短几个月时间,整个府城就恢复了大半的活力,称不上是焕然一新,毕竟还需要时间来建设,不过街道是宽敞了许多。

他们先到城建部报到,拿到可以购买的房屋和宅基地资料。

“子期,你想买哪里?”找到住的客栈,大家吃完饭就回房休息,严日初坐在他旁边,看完后就立即问起来。

“当然是买我能买得起的。”穆子期很是郁闷,这里的大夏官府太精明了,就算是发福利,也不让人占太多便宜,想用白菜价买下一个好地段,然后再躺在上面发财,那是不可能的事。也许有可能,可是他们的级别不够,没有接触到。

刚才城建部的办事人员说了,那些升值空间大的地方不会便宜到哪去,官府卖不出钱,他们的月俸从哪里出?比起以前的制度,大夏国的官员显得格外“臃肿”,无他,想要掌控基层,就只能多放公职人员了,如此一来,每个月的月俸支出自然会增多。

听说大金国就讥讽他们这里“冗官冗吏”,迟早会因为发不出官吏的俸禄而完蛋。

在这样的压力和皇帝的英明领导下,各级官府可谓是生财有道,没有愚笨的。有愚笨的话,早就被上面的人给处理了。

不得不说,在有历史的借鉴下,三位穿越大佬把国家治理得不错。

“唉,子期你来,这是市中心,到时一定很繁华,这里的商铺一看就知道值钱,可惜被别人买完了。”严日初可惜地叹道,要让上面的人挑剩才轮到他们,所以那些一看就知道能赚大的房屋可轮不到他们。

“要结合府城的规划来看,不是买学堂附近的商铺就是未来商业繁华、交通便利之地,刚才城建部的人不是说了吗?只要咱们能买下,以后一定能有赚头,官府不会让咱们吃亏的。”穆子期提出建议。

严日初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于是,在明亮的烛光下,两人就着拿到手的资料仔细看了几遍,又根据报价和自己身上能用的钱,终于在睡觉之前把位置选好,这才安下心来,打着哈欠入睡。

未免夜长梦多,次日一早,他们就赶到城建部准备买下,免得被别人抢先一步。

等交完银子后,大家才放下心来。

他们买的商铺位置同样临近市中心,离府衙不远,无论怎么看,这里的升值空间还是可观的,就是价格贵了点。

同样四百平方米的面积,在其他地方可能只需要八九十两,在这里就需要一百一十两,不过大家都有自己的思量,只要是能出得起钱的,一般都会爽快付钱。

“都不能砍价。”付完钱后,刘江面露可惜,又说道,“可惜我只能买一处地方,要是能多买一处就好了。”

又一个隐形土豪!穆子期吐出一口气:“谁让你不早日找别人要名额?”刘江以前在阳城高中就读,家里有人当官,不过官不大。

不过从这次的表现来看,对方的家境不错,毕竟能一下子拿出几百两,要不是有官府有限制,可能大部分值钱的地方都能被他们这一类人给买光。

“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刘江很是惋惜,“我就迟了那么一步,李爱民就把名额给了他的上官。”

李爱民是孤儿,是被国家养大的,平日里最大的收入来源和以前的穆子期一样,都是靠奖学金攒钱,就算如此,他花钱的地方太多,几乎攒不到什么钱,无奈之下,他只能把自己购买的名额卖给别人。

和穆子期等人相比,肯定是他们赚的多。

“这种事手快有手慢无。”严日初笑道,“再说了,你可不是迟一步而已,是迟很多步。据我所知,消息刚一出来,李爱民手头的名额就被人盯上了。”

说起李爱民,穆子期想了想,等到他们回房收拾东西,他就偷偷问严日初:“阿初,上次我到县城找你那次,咳咳,李爱民可是收到了别人的包裹?”

严日初一怔,摸了摸脑袋,狐疑道:“什么叫别人的包裹?”

穆子期紧盯着他,见他真的不解,再次干咳一声,把话说明白:“你知道的,他和唐姑娘是同学,两人的关系不错,你和他住在一块,所以我就想问问,他有没有收到唐姑娘的信?”

这话一出,严日初连行李都顾不得收拾了,忙站起来靠近他,追问道:“子期,你的意思是唐姑娘给你寄信了?”一副眼睛发亮的模样。

穆子期瞪了他一眼,无奈地点头:“是给我写了一封信,还送给我一瓶药。”

“哦——原来如此。”严日初恍然大悟,坏笑道,“我明白了!你是不是想打探情况,看唐姑娘对你到底是不是特别的?”

这家伙什么时候这么敏锐了?他不是一向迟钝吗?亏他还以为对方就看重吃,要不然没办法解释为何都二十岁了还不着急娶媳妇。

“不要乱说,你只需回答是与不是,到底有没有。”穆子期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严日初嘿嘿一笑,不再逗他,摊手道:“可惜了,人家唐姑娘也寄东西给李爱民了,这事我知道,还看到他拆开。不过子期你放心,我看李爱民和唐姑娘的关系正常得很,人家就是普通的朋友关系,从小是同学,又一起长大,跟姐弟一样,没什么特殊的。”

穆子期一听,心里不知是该松了口气还是该失望,总之,很是复杂。

“我说的话是真的,你想想,他们之间真有什么特殊关系的话,估计现在早就公开了,毕竟他们的年龄到了,肯定会公开。”严日初安慰他,“我左看右看,李爱民对唐姑娘很是尊重,根本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

“所以你如果喜欢她,那就放心吧。”严日初的眼睛亮得惊人,用手肘撞了他一下,“我支持你,唐姑娘是个好姑娘,你难得开窍,不要错过。”

“不许多想,也不许和别人乱说。”穆子期警告他。

“那你告诉我,你到底是什么想法?怎么人家认识这么多人,偏偏就对你嘘寒问暖?她怎么不寄信给我?”

“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能怎么和你说?”穆子期回避道,“赶紧的,咱们快点收拾行李,待会就回去,镇上的事可多了。”他们镇是轮流来府城买房,安景然和江副镇长过年前就来了。

办完事,大家又急匆匆赶回县里。

穆子期回到梅山镇,才休息了半天,紧接着,重头戏来了,大家开始讨论起分地的事,这是大家最为关心的大事。

为了此事,穆子期等人早已做了方案,前期又做了一些准备工作,算是胸有成竹。

“现在天气还冷,等不下雪了,咱们就开始去丈量土地,然后分地,一定要在开春之前把地分好,免得耽误今年的种植。”安景然说道,“今年县里还有粮食支持,等明年就靠我们自己了,除非有天灾人祸,否则咱们一定要做到自给自足,不给县里、朝廷增加负担。”

穆子期和江副镇长对视一眼,点头表示同意。大家都是有野心的人,要不然不会千里迢迢,放弃安逸的生活跑来这里干活。

“单是靠种地不一定能吃饱饭,要多养些鸡鸭和猪羊之类的,最好咱们镇能发展一两样产业。镇长,像我们老家那里,几乎全镇都种植大蒜,有官府开设的作坊保底,村民的热情很高,一开始就很积极,后来大家见挣的钱比种水稻高,积极性就更好了,不用官府催促,他们就自觉去种,还会跟别人学先进的农业技术。”穆子期率先开口。

“那你说我们该发展什么产业?种植水稻?我查找过本地的县志,本地一向是种植水稻为生。”安景然询问他们。

穆子期没有再开口,他望了望其他人,江副镇长凝神思考,巡检站站长和两位村长是同样的神情。

“要不养鱼吧?我见离镇上两里地那里有个大湖,现在里头是没有鱼了,可咱们能放鱼苗进去,等到了明年年底,鱼就该大了。”江副镇长很快就建议道,“不过放育苗之前咱们先要把湖底捞一遍,最好能放干水,要不然大家不一定敢吃鱼。”

穆子期一听,顿时了然。这湖大家都知道,说是湖,其实面积不算大,可以当做一个大的池塘,刚开始发现时都很兴奋,以为里面能有鱼吃,结果捞的时候捞出了一具腐烂的尸体,再一细看,就能看到里面有二十几具死尸和白骨。

如此一来,除非是快要饿死,否则里面的鱼大家是不敢吃的,生怕吃出什么毛病。

这段时间他们进驻梅山镇,一直忙于各项事务,倒是把那个湖给忘记了,尤其是现在天气冷,大家都不爱靠近水。

江副镇长说完,安景然再把视线转到巡检站站长和村长们身上,还未开口,就看到他们目光飘忽的紧张模样,想到他们刚从军中退役不久,估摸着就算识字,平日里也是关注那些武器战争之类的,也就没有再问。

站长和村长们见状,心里舒了一口气。

穆子期奇怪地看了一眼东村村长,这人教过书,怎么还那么紧张?这又不是考试。

“镇长,我之前跟着他们把咱们梅山镇走过一遍,觉得除了鱼和米,咱们还可以把东村和镇上中间的那座梅山收拾好,那里不知是何人种了一山的青梅树,我爬上去看过了,树木的生长状况良好,咱们可以把一些杂树清理掉,看明年能不能结有青梅,如果有的话,咱们可以酿制青梅酒,这种酒在广南省的知名度高,应该能卖得出去。”穆子期说道。

说起青梅酒,他就想起了高中毕业那年,和同学聚会时,在酒楼喝过的青梅酒,的确回味悠长,很适合自己口味。

“不错,自古以来相省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想要吃饱饭,除了种植水稻、番薯和养鱼之类的,咱们还要发展产业,这才会来钱快,子期所说的青梅酒就不错。”安景然总结道。

“咱们水田种水稻,旱地种番薯,土豆也要种一季,先解决吃饭的问题。有余力了,咱们就利用农闲时间去做青梅酒,到时还得找人去学如何酿酒,总不能匆匆忙忙就酿,酒的味道好才能卖出去。”

既然定下了基调和方向,穆子期等人就心中有数,知道该如何做了。

经过讨论,大家决定把镇上附近的那座湖和梅山的所有权归于镇衙门,到时人手会向全镇招工,至于收益,当然是镇衙门收着。官府有钱了,福利就会提高,就能修桥铺路,集中力量干大事,总不能事事都问上头拨款,难讨不说,每次还得着人去磨破嘴皮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我真不想努力了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仙帝奶爸在都市 战斗吧凶鸡 极品全能保安 特种兵痞在都市 无限电玩城 全武将时代 重生之赘婿神医 我有一座超级军火库
相邻推荐
夺取基因肆海青云之新硎初试大猫总裁的婚后日常生存进度条[穿书]胖狐狸美好生活从小龙虾开始光暗旅客青梅竹马那个她小豆蔻惊世第一妃